亚泰工商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工作 >> 知识窗 >> 正文
发扬“三牛”精神 在新时代创造新辉煌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24 18:00 点击数: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

今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鲜明的时代内涵。“三牛”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强大基因,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这既是对过去中国人民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深情寄望。

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孺子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从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一以贯之。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汝城县沙洲村,见到女主人徐解秀家境贫寒,家里没有棉被御寒,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总书记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一百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惊天动地,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我们党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靠的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廖俊波想方设法去满足群众对他提出的要求,“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在顺应群众期盼、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贵清教授说:“正是因为发扬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不断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亚泰GONGSHANG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